黄大山在试制红薯格瓦斯的时候,时袅仁正在制药厂洗刷瓶子――向计委申请了许久的玻璃瓶这次都运来了,大部分是玻璃厂生产,也有回收消毒过的。大大小小上千个瓶子放在藤筐里,堆满了整个药厂的院子。瓶子的规格从生理盐水用的500ml到小药瓶。
于是整个药厂的人,整整刷了大半天的瓶子。洗刷干净的瓶子被推进蒸汽室里进行高温蒸汽消毒――这也是药厂眼下最有效的大规模消毒法了。
有了这些瓶子,制药厂就能正式生产成品了――不然产品都没地方搁。赵艳梅设置了一个全玻璃设备的蒸馏室,除了用来蒸馏医用蒸馏水之外,还拿来搞中草药萃取液,用做注射液用。
时袅仁注视着这套不算太复杂,但是体积很庞大的蒸馏设施,惊叹于玻璃厂的水平真是一日千里,这么复杂的形状,大量粗粗细细的管道、多通、阀门。加热用的酒精灯在飘忽着幽蓝的火焰,蒸发皿中装着许多黄白相间的植物花朵,液体微微的冒着泡,蒸汽通过管道,经过蛇形玻璃管的冷凝器,最后一滴滴的落在收集瓶里。
整个场景,看起来很奇怪,即不是科幻,也不是奇幻,倒像是某本低成本电影里疯狂科学家的地下试验室。
“这是在做什么?”
“蒸馏萃取的是金银花,防暑的药品,专治夏季暑热感冒。刘三说可以用这个做基础液,搞双黄连制剂。”胡仪成今天负责这个蒸馏室,不用去地下菌种室搞培养,心情比较愉快。
“这安全不安全?”他嘀咕着,中药注射剂成分不明,杂质很多,就这么人体注射,一旦过敏反应连抢救都没法做。
胡仪成看出了他的想法,“口服用的浓缩液,吃下去最多拉肚子,绝不会死人的。”
“我就是觉得悬,才担心的。”时袅仁叹了口气。
“蒸馏完这批,准备做柴胡注射液。难度要小些。刘三在院子里晒了许多。暑热感冒很有效的。”
“不过这套设备效率低了些。”
刘三从里面走了出来:“已经又订了套。在玻璃厂做。这次加热准备用蒸汽加热。比这烧酒精灯要有效率多了,温度也好控制。部长,到我屋里坐坐。”
说着把他带进了自己的中药制药车间。
这个车间其实就是是一个百来平方米的大屋子,架空很高。一排炉子上的瓦罐正咕咚咕咚的熬煮着中药,操作台上,罗列着切药的铡刀、各种材质的碾钵、中药专用的十六两小秤……各种时袅仁见过的没见过的器材堆得